应用型人才高质量培养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核心

来源:福州工商学院 作者:黄翔 发布时间:2023-08-23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新型的本科教育,它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过程中形成的。新建本科院校要保持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必须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这是一切问题的重中之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应用型人才一般分为技术应用型、知识应用型、创新应用型三个层次。应用型人才具有四大特点:一是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具备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甘于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二是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具备扎实、系统的,与岗位工作相适应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三是要有全面的能力素质,不仅要具备岗位能力、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而且还要具备较强的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职业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和创业能力;四是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要具备组织工作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谋划决策能力、分工协调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特别强调具备与一线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制图、设计、绘图等专业技能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以实现“老师教育教学的高度投入、负责,对课程的严格要求”工作状态,那我们更应该找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切入点。从学院的实际出发,加强师资建设必不可少。要实现教师高度负责、全身心投入以及对课程严格要求的工作状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提高教师综合素养。一是要树立现代的思想观念,具备开拓创新、民主平等、竞争择优、分工协作等现代思想观点:二是要有系统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而且还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三是要有效的智能系统。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和传播者,而且要成为科学知识的创造者,先进文化的倡导者,既要注重“开智”,又注重“育人”,既要强调传授知识,又强调发展个性。

第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更强调与一线生产实践的结合,更加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如实验教学、生产实习等,通常将此作为学生贯通有关专业知识和集合有关专业技能的重要教学活动,而对于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特别重视的毕业设计与学位论文,一般就不会有过高的要求。

总之,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应用知识而非科学发现和创造新知,社会对这种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在社会工业化乃至信息化的过程中,社会对这种人才的需求占有较大比重,应该是大众化高等教育必须重视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这种巨大的人才需求,为高等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